忠聯提醒各位:打一個"推"字不花你三秒的時間,

卻是創作者的原動力,請用行動支持發文者。

猜猜看,哈佛大學今年最受歡迎的是那一堂課?
答對了嗎?最夯的選修課是「幸福課」,聽課人數超過了王牌課《經濟學導論》。
而教這門課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年輕講師,名叫泰勒‧本-沙哈爾。

或許你也跟我一樣好奇?為何這一堂課如此受歡迎,真想開春後也一同到哈佛教室上課,
但這次藉由朋友的分享,讓我們一同靜心、聆聽這堂哈佛「幸福課」。
為2008年作一個完美的句點,讓自己的2009年有個全新「幸福、豐富」的開端 ~

泰勒‧本-沙哈爾自稱是一個害羞、內向的人。
「在哈佛,我第一次教授積極心理學課時,只有8個學生報名,其中,還有2人中途退課。
第二次,我有近400名學生。到了第三次,當學生數目達到850人時,上課更多的是讓我感到緊張和不安。
特別是當學生的家長、爺爺奶奶和那些媒體的朋友們,開始出現在我課堂上的時侯。」

我們來到這個世上,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?
他堅定地認為: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,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。
「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,標準是錢。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、利潤和虧損,
所有與錢無關的都不會被考慮進去,金錢是最高的財富。但是我認為,人生與商業一樣,也有盈利和虧損。 」
「具體地說,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,可以把負面情緒當作支出,把正面情緒當作收入。
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,我們在幸福這一『至高財富』上就盈利了。」

所以幸福,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!

一個幸福的人,必須有一個明確的、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,然後努力地去追求。
真正快樂的人,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,享受它的點點滴滴。」
本-沙哈爾希望他的學生,學會接受自己,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;要擺脫「完美主義」,要「學會失敗」。

為了更好地記住「幸福課」的要點,本-沙哈爾還為學生簡化出10條小貼紙:
1:遵從你內心的熱情。
選擇對你有意義並且能讓你快樂的課,不要只是為了輕鬆地拿一個A而選課,
或選你朋友上的課,或是別人認為你應該上的課。

2:多和朋友們在一起。
不要被日常工作纏身,親密的人際關係,是你幸福感的信號,最有可能為你帶來幸福。

3:學會失敗。
成功沒有捷徑,歷史上有成就的人,總是敢於行動,也會經常失敗。
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,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。

4:接受自己全然為人。
失望、煩亂、悲傷是人性的一部分。接納這些,並把它們當成自然之事,允許自己偶爾的失落和傷感。
然後問問自己,能做些什麼來讓自己感覺好過一點。

5:簡化生活。
更多並不總代表更好,好事多了,也不一定有利。你選了太多的課嗎?
參加了太多的活動嗎?應求精而不在多。

6:有規律地鍛煉。
體育運動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。每週只要3次,每次只要30分鐘,
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。

7:睡眠。
雖然有時「熬通宵」是不可避免的,但每天7到9小時的睡眠是一筆非常棒的投資。
這樣,在醒著的時候,你會更有效率、更有創造力,也會更開心。

8.慷慨。
現在,你的錢包裡可能沒有太多錢,你也沒有太多時間。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無法助人。
「給予」和「接受」是一件事的兩個面。當我們幫助別人時,我們也在幫助自己;
當我們幫助自己時,也是在間接地幫助他人。

9:勇敢。
勇氣並不是不恐懼,而是心懷恐懼,仍依然向前。

10:表達感激。
生活中,不要把你的家人、朋友、健康、教育等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的。
它們都是你回味無窮的禮物。記錄他人的點滴恩惠,始終保持感恩之心。
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,請你把它們記下來。

alex618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惡法走入歷史!父債子不必還 18萬背債兒受惠

更新日期:2009/05/14 15:13 政治中心/台北報導

子女因為不懂法律,來不及拋棄已去世父母所遺留債務的惡夢,就快要成為過去式了!

立法院13日初審通過《民法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,未來一旦三讀後,子女繼承遺產將採行「全面限定繼承」,而且這項修法還有機會溯及既往。

 

立法院司法委員會13日通過修正《民法》,民眾繼承改採全面限定繼承,讓上一代的債務不再由後代承擔,而且新法效力將溯及既往。

 

國民黨立委羅淑蕾表示,「繼承父親的債務,他就永不得超生,甚至有人為了這個事情去跳樓自殺的,我們看了很多這些可憐人,所以我們就修法。」

國民黨立委吳清池則表示,「法務單位說,惡法亦法,你不能稱惡法亦法,惡法就要改。」

 

藍綠立委通通叫好,未來立法院如果順利三讀,可望有18萬背債兒受惠,未來民眾繼承的債務不會大於繼承財產。

 

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指出,「冤有頭債有主,而且本身銀行體系裡面,對於有一些應付未付帳款,或是有一些打成呆帳的這個部分,

都有一些個人的資料,基本上他只要有一個專人來處理就夠了。」

 

立委樂得當好人,不過,銀行損失相當大,未來民眾要向銀行借貸,恐怕會因此越來越難,畢竟沒有擔保的借貸,可能沒有人敢把錢借出去。

 

(新聞來源:東森新聞記者蔡又晴、陳明華)

轉自YAHOO新聞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90514/17/1jhq1.html

johnny3100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政大大學線上/記者滕佳宇、郭蕙瑜、游郁香、梁君碩報導】
 

地震,短短幾十秒的震動卻有無比的破壞力!走過十年,當初釀成嚴重災情的九二一大地震,促使更多學者長期投入地震特性的研究,企圖找尋地震預測及預警的方式。

地震為何如此難以預測?台灣大學海洋所助理教授張翠玉表示,地震發生原因在於地殼內部應力增大,以致於地殼破裂,釋放大量能量。但地殼應力難以計算,科學家至今仍無法完全掌握,因此目前地震預測最多僅能根據過往觀察資料,做未來五至十年長期階段的推測。

由於地震難以預測,學者紛紛在地震預警系統上做突破。預警系統雖無法在地震發生前得知地震,但能在測得地震後立即發出警訊。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,預警系統多以防災考量出發,由於電波傳輸速度快於地震波,所以有時間差可掌握。

最近,台大地質系副教授吳逸民則研發出地震預警感測系統,以P波及S波時間差為基礎,預估可多爭取十秒到卅秒的逃難時間,是地震預警系統上的一大突破。

吳逸民研發的地震感測系統利用地震的p波(垂直震波)和s波(水平震波)傳遞速差,估算地震的強度、規模等訊息。吳逸民表示,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是s波,而p波比s波快一點七三倍,因此地震感測器在接收到p波後,可於三秒內分析p波的成分、週期、位移等,了解地震可能造成的災害,搶在s波到達前十到卅秒發出警報,爭取逃難時間。

吳逸民說,此系統目前仍為雛形,可靠度需經過更多測試確認,最終目標希望將此系統普及,每個家庭或每棟建築物都能裝設。例如大樓電梯若裝有此種預警系統,一旦感測到p波,能立即開啟電梯門,避免地震時民眾被困在電梯裡的情形。

前台大海洋所教授陳民本一方面肯定吳逸民研發此系統的貢獻,但另一方面也認為,即使知道十幾秒後將發生地震,還是無法確保所有人都能安全逃生。郭鎧紋則指出,即使預警系統多爭取到卅秒,但耗費於通訊過程的時間就已過多,不足逃生。

對此,吳逸民表示,此感測系統的最終目標是讓民眾擁有感測器,可在第一時間接收預警資訊,未來若通訊更加完善,則能減少更多傳輸所消耗的時間。

地球內部地震波速度分布圖
圖片來源 :  資料提供/吳逸民、製圖/楊易庭

小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段考倒數 7 

 

功課

 

 英文 《寫作與翻譯》p.7

 

考試

小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按繼續閱讀進來看有指考相關試題喔!!

以下是指考的相關試題:

小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